HTML入门之(二):HTML 的发展历史

1969 年前后,托德·尼尔逊提出超文本的概念,IBM 公司的Charkes Goklfard 等设计出了通用标记语言——GML。到1978 年,美国国家标准局一工作组对GML 进行了规范,推出了命名为SGML的通用标记语言。1980 年,ISO 正式确定SGML 为描述各种电子文件结构及内容的国际通用标准。

1990 年,Tim Berners-Lee 将他设计的初级浏览和编辑系统在网上合二为一,创建了一种快速小型超文本语言来为他的想法服务。他设计了数十种乃至数百种未来使用的超文本格式,并想象智能客户代理通过服务器在网上进行轻松谈判并翻译文件。它同Macintosh Claris XTND 系统极为相似,不同的是它可以在任何平台和浏览器上运行。

最初的 HTML 语言以文本格式为基础,可以用任何编辑器和文字处理器来为网络创建或转换文本,仅有不多的几个标签。网络从此迅猛发展,人们开始在网上发布信息。很快人们就开始琢磨在网上放置图像和图标。

1993 年,NCSA 推出了Mosaic,也就是第一个图文浏览器,从此Web 开始迅速地发展起来。HTML语言也不断产生新型、功能强大且生动有趣的标签形式,例如<background><frame><font><blink>等。

但是此时,出现了许多不同的HTML 版本,而只有设计者和用户共有的HTML 部分才可以正确显示。因此在这段时间,W3C 都在激烈争论名叫HTML 3 的新技术,该文件概括了所有全新的特性,但没有任何技术支持。出于这种混乱局面的考虑,在1996 年,W3C HTML Working Group 组织编写了新的规范,从此HTML 3.2 开始发展,它更接近于现实的目标,即提供给内容商和浏览器发展商在研究工作中一个公允的参考标准。

到现在为止,HTML 已经发展到了比较成熟的HTML 4 / HTML 5 版本,在这个版本下的语言中,规范更加统一,浏览器之间的兼容性也更加完善。

html专题相关文章

内容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。

转载注明出处:http://www.liangtzi.net/index.php/post/255.html